“西安自贸”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

昨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成立四周年了。四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形成了一批具有西安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培育形成300项创新案例,其中10项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通报肯定,3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截至今年2月,新增市场主体57057家,注册资本7140.18亿元,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680家,在引领全市、全省开放型经济中较好发挥了先行示范作用。

优化营商环境

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

一直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围绕“放管服”改革及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开展创新探索,加快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其中,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试点扩大到533项,累计惠及市场主体21693户,“准入不准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创新政务服务方式方面,率先与济南、兰州等黄河流域省会城市以及江苏无锡、广州南沙开展“跨省通办”业务;开展“一照多址”“一业一证”改革,发出省内首张药品零售行业综合许可证和“一照多址”营业执照。

在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吸引施耐德、瑞鼎再生医学等445家外资企业落户;推出铁路运输“舱单归并”、加工贸易在线“云核销”监管等系列便利化举措,作业效率大幅提升。

在金融创新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国际保理美元融资业务试点;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业务,“通丝路”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已入驻185家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交易额1900万元。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持续深入

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近年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持续深入。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加大中欧合作产业园建设力度,园区已聚集德国博世、宝马和法国阿尔斯通、达能等9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支持隆基股份在马来西亚等国投资布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天隆科技与韩国开启分子诊断领域的全面合作,累计向韩国、日本、意大利、法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检测设备、检测试剂、采样套装。

加强互联互通,推出铁路中转货运站内作业、全程统一运单等系列创新举措,提高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输时效。2020年,长安号常态化开行线路已达15条,覆盖“一带一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开行3720列,主要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在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地设立9处“海外仓”,西安港口岸功能日臻完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创新人文交流模式,举办自贸区进口商品(线上)年货节,线下设立“一带一路”贸易之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建立中医药诊疗中心,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开设“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培训班、中华传统文化培训班,举办“一带一路”书法与文创作品展、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自贸区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初步形成特色产业集聚

带动区域协同开放发展

结合功能定位,西安区域四个功能区已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高新功能区聚集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汽车、生物医药及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经开功能区聚集了先进制造业和印刷包装业产业集群;国际港务功能区成为集电商、交易、采购、配送、物联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集散地,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加快建设步伐;浐灞功能区通过会展产业带动金融、文旅、商贸产业发展,初步搭建了“会展+”产业体系。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还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的载体和平台作用,积极将西安的科技、产业优势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区域共同开放发展。与兰州、三门峡、商洛等城市建立合作机制,在创新经验、区域协同、产业融合、“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共享经验,开展合作。与深圳前海等47个片区(区域)设立特殊经济区域自由贸易创新联盟,加强与全国自贸片区的协同创新及经验交流。

下一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抓好制度创新、案例复制推广、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发展等工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支点,为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