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7月全市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7月,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431.50 亿元,同比增长2.6%,比去年同期提高11.2个百分点。7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91.46亿元,同比下降6.4%,比去年同期回落8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运行特点

(一)限上增速降幅收窄。7月当月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下降6.4%,比5月(-8.7%)、6月(-15.8%)单月分别提高2.3和9.4个百分点,降幅呈现收窄态势。

(二)餐饮消费增长较快。1-7月,限额以上商品零售1342.62亿元,同比增长1.0%,较1-6月下降1.6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餐饮收入88.88亿元,同比增长35.1%,高于商品零售增速34.1个百分点,拉动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个百分点。

(三)升级类消费持续增长。1-7月,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增长22.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31.4%,能效等级为1级和2级的家电类增长7.4%,智能手机增长14.9%。

(四)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加快。1-7月,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476.13亿元,同比增长15.5%,拉动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161.43亿元,同比增长77.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消费增长基础较弱。去年基数呈现“前低后高”,去年6月起,我市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造成下半年基数较大,因此今年消费市场增长承压,恢复高速增长态势比较艰难。

(二)网络零售表现较弱。京东华讯得、京东宝信、唯品会等部分重点电商平台企业与属地战略合作协议到期,业务迁转,造成网络零售持续下滑。1-7月,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421.78亿元,同比下降1.5%,较1-6月回落0.4个百分点,拉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0.4个百分点。

(三)重点商品增长乏力。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比前5位的商品共实现零售额944.07亿元,占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65.9%,增速“两升两降一平”,汽车类增长15.5%,家用电器类增长4.9%,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7.3%,服装鞋帽类下降4.3%,粮油食品类与去年同期持平。因增值税专用发票零售额调整至批发业,导致限上单位石油制品类销售额增速从1-2月的9.3%回落到1-7月的-17.3%,拉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0个百分点。

(四)重点区县、开发区贡献不足。1-7月,13个区县中,9个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市,4个低于全市,其中莲湖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市9.5%,增速为-1.4%;西咸和6个开发区中,3个开发区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高于全市,4个开发区增速低于全市,其中高新区、国际港务区、经开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合计占全市43.5%,增速分别为0.5%、-3.4%、-1.5%。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强督导帮扶力度。成立由局领导为组长的5个专项督导组,对10个消费指标下滑严重、排名靠后的区县、开发区现场调研帮扶督导,提出有效措施,推进消费平稳向好发展。

(二)出台政策促进消费。加快出台《2023年下半年商贸促消费10条措施》,扩大汽车消费、鼓励家电消费、扩大网络消费、促进夜间消费、支持餐饮消费、激发会展消费、扩大成品油消费、开展促消费活动、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增加培育纳统体量,多措并举恢复和扩大消费。

(三)下发工作提示函。向各区县、开发区下发促消费稳增长工作提示函,督促认真分析指标运行情况,找准社消指标下滑的关键症结,采取有针对性举措促消费稳增长。

(四)丰富活动抓促销。加强政企协同、市区联动,充分调动区县和市场主体积极性,扎实开展“乐享生活·嗨购西安”系列促消费活动,下半年力争完成主题促销活动50场以上。

(五)培育纳统增加体量。扎实推进培育纳统百日行动,市级每月深入区县、企业开展纳统培训活动不少于4场次,区县不少于2场次,力争2023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超过500户。

(六)开展千户重点企业上门服务。落实全市重点商贸企业联系机制,和属地区县、开发区一对一联系包抓限上重点零售企业,定期走访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促进企业发展。

(七)完善定期通报分析机制。每月向市稳增长专班报送各区县、开发区指标相关情况,向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实现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