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商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西安市商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

【字体:大中小】打印

发文机关市政府办公厅发文字号市政办发〔2018〕71号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成文日期2018-07-12发文日期2018-07-12有效性有效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西安市商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7月6日

西安市商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年)

为进一步加快商圈建设,繁荣市场、促进消费,助力大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推进国际化进程,按照追赶超越要求和全市“十个一”民生工程安排部署,制定我市商圈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及商贸物流枢纽城市为定位,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导向,坚持新建培育与改造提升并举,激活扩大本地消费与吸引外来消费并重,构建布局合理、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城市商圈体系。从2018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以钟楼国际消费中心为引领,小寨、高新、曲江、经开、西咸、浐灞6个城市商业中心为骨干,三桥商圈、高新路商圈、长乐路商圈、土门商圈、张家堡商圈、西部大道商圈、大明宫商圈等28个区域商圈为支撑,堡子村商圈、鹿苑商圈、千禧商圈等社区便民商圈为辅的商圈发展布局结构。到2020年,全市建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亿级的商圈3个以上,500亿级的商圈1个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聚集要素。

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改造交通环境、商业环境、商务环境、生活环境,集聚零售、批发、商务、文旅、物流等要素,打造商圈品牌,培育特色优势,降低交易成本,形成规模经济,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推动城市高效、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精准定位。

对于成熟商圈,通过调整结构、完善功能、提升档次、优化形态,进一步找准功能定位,做到优势互补,形成差异化经营特色。对于新兴商圈,提高规划水平,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结合人文特点,发展新型商业模式,做好视觉传达、业态规划和品牌组合,形成区域特色,壮大区域市场,形成区域新地标。

(三)创新发展。

融入现代经营方式和经营理念,顺应电子商务发展潮流,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激发商业活力和消费潜力。积极推动商圈转型升级,推进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服务,扩大移动支付覆盖面,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加快内贸外贸共同发展。

(四)完善设施。

坚持商住分离、人车分流、立体开发、集中打造的建设理念,充分集聚人气、商气、财气,科学设计道路交通,合理布局广场、绿地、公厕等公用设施,完善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商业空间品质,营造便捷、舒适的消费环境。

(五)辐射带动。

着眼“一带一路”和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区域化、国际化发展趋势,加快引进具有品牌效应、高品质的特色酒店,完善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辐射带动周边商流、人流、物流、信息流。

(六)市场运作。

在做好规划管控,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聚商兴商环境的基础上,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吸引集聚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商圈开发建设。以连锁龙头企业为主体,通过直营、加盟等方式,发展连锁经营,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重点任务

(一)提升商圈功能。

1.做好商圈规划和功能定位。依托现有商圈发展基础和发展要素,科学规划布局商圈,从空间功能、形态融合上,做到高品位规划设计;科学定位传统商圈和新兴商圈功能,突出特色,形成差异,打造新型城市商圈。推进西咸一体化,充分发挥西咸国家级新区的创新引领作用。由市商务局负责,完善《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16—2025》,将西咸新区纳入,统筹引领大西安商业发展;完善全市商圈发展规划,各区县、开发区要切实加强商圈建设的规划管理,制定商圈发展规划,突出特色,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2.推动传统业态结构调整升级。深入探索业态转型提升路径,积极引进品牌之家、旗舰店、直营店、概念店等新型业态,实现多种业态有机衔接,推动以零售为主的单一商业功能向融合销售、体验、休闲、娱乐、定制、老字号文化等新型复合功能转变。引导商贸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品牌运营商的合作,引进更多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和高端商品、时尚品牌,打造进口消费市场,为商圈注入更多的“国际元素”,形成突出的品牌凝聚效应和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

3.优化商贸综合体布局。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按照“控制增量、优化存量”原则,根据西安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商业网点规划,优化商业综合体布局,促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根据商贸项目周边人流情况,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定制商贸综合体发展模式。对局部饱和的区域,控制增量发展;对商圈成熟的区域,提升品质完善功能;对商业综合体偏少的区域,合理布局、开展建设。

(二)完善商圈体系。

1.打造1个国际消费中心。即:钟楼国际消费中心。以钟楼环岛为中心,以明城墙内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为延伸,以解放路、大南门商圈为支撑。功能定位:依托西安中心城区,以“体验型消费、文化型旅游、国际化形象”为引领,按照“商旅文娱融合、商业商务联动”的发展理念,合理划分商业板块,优化商业设施布局,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优化核心区功能,打造未来西安国际消费中心,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2.打造6个城市商业中心,即:小寨商业中心、高新区商务中心、曲江中央文化商务中心、经开区商业中心、西咸商业中心、浐灞商业中心。

(1)小寨商业中心:以小寨商圈为中心辐射全城。功能定位:以年轻时尚和个性化元素为特色,集潮流购物、时尚消费、休闲娱乐、餐饮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时尚主题消费集中地,为西安南部城区最重要的市级综合商业功能区。重点建设现代商业,配套发展商业、文化、体育、休闲产业,构筑西安核心商圈。

(2)高新区商务中心:以高新路、科技路商圈及锦业路板块为支撑辐射西安西南部。功能定位:具有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准,面向高科技企业、集团的集会议交流、金融服务、文化休闲、商业娱乐、商务办公、高档居住于一体的城市商务服务中心;面向本地居民的集时尚购物、生活消费、餐饮娱乐等多元化复合功能于一体的时尚都市生活服务中心,构筑西安西南部核心商圈。

(3)曲江中央文化商务中心:以大唐不夜城商圈为中心辐射周边。功能定位:中央文化商业区,主要建设大型商业、文化场馆、演艺秀场等20余个文化商业设施;国际商务会展区,主要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及高端商务会展、综合商务办公集群;城市综合配套区,主要建设商务公寓、风情街区、国际购物公园、智慧生态城、国际社区等配套设施,构筑西安东南部核心商圈。

(4)经开区商业中心:以凤城五路、张家堡商圈为中心辐射北城。功能定位:按照“高起点、外向型、国际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升高端商务商业的集聚度和影响力,建成集国际商务活动、精品商业服务、时尚生活体验、绿色生态消费等功能于一体并集中展示西安城北新区商贸风采的现代化城市商业中心,构筑西安北城商业核心。

(5)西咸商业中心:以沣东新城中央商务区板块、昆明池环湖旅游休闲商业板块、能源金融贸易区板块为依托,以三桥商圈、空港新城为支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发展大物流,促进专业市场向西咸新区转移,打造以总部经济、现代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高新技术为主的国际化大都市的主城功能新区和商业中心,为西安发展高端产业腾出更多空间。

(6)浐灞商业中心:以浐灞城市中心商圈为中心辐射周边。功能定位:依托体育中心、丝路会议会展中心及欧亚经济论坛永久会址,合理规划商业功能结构,提升商业发展能级,拓展特色商业功能区,打造会展商圈和生态型现代服务新中心,并辐射带动整个东部片区的发展。

3.建设28个区域商圈。重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优化商圈卫生环境和交通环境,增强商圈聚集辐射力,促进商圈持续繁荣。

(1)西咸新区三桥商圈:打造以专业卖场、文旅商业、服务贸易、整车销售为特色的综合性商圈。

(2)高新区高新路商圈:打造辐射全城的高端百货集聚的商业中心。

(3)经开区凤城五路商圈:打造以汽车消费为引领,聚集商务、餐饮、百货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商圈。

(4)曲江新区现代唐人街商圈:打造集文化、旅游、商务、会议、餐饮、购物为一体的中央文化商务核心区。

(5)新城区长乐路商圈:打造集品牌专卖、服饰批发、茶文化、轻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商贸服务区。

(6)莲湖区土门商圈:建成以特色餐饮、大型购物中心、主题广场、娱乐休闲、影院、创业街区、酒店、高级公寓、康养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商圈。

(7)高新区西部大道商圈:打造集购物、餐饮、休闲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8)经开区张家堡商圈:打造集时尚消费、商务商业为一体的城北经济新中心。

(9)莲湖区大兴商圈:突出汉文化特色引领,打造集高端百货、副食产品、五金机电交易等为一体的商贸综合区。

(10)莲湖区大唐西市商圈:打造以盛唐文化、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商贸旅游文化产业聚集区。

(11)灞桥区纺三路商圈:打造集特色商业、休闲餐饮、大型购物中心、主题广场、景观主题公园、老建筑风貌展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商业区。

(12)未央区龙首商圈:依托中轴线和地铁,重点发展商贸、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打造现代化综合性商贸中心。

(13)未央区大明宫商圈:建成以精品百货、酒店公寓、商务办公、餐饮、休闲、建材家居为主导的特色商业中心。

(14)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商圈:依托航空优势,建设大市场、发展大物流,着力打造国际航空物流枢纽和空中丝绸之路新起点。

(15)高新区锦业路商圈:依托锦业路沿线高层写字楼密集优势,发展金融、贸易、服务、咨询等,建成高新区商务创业中心。

(16)浐灞生态区世博园商圈:建成集高端会议、休闲娱乐、艺术创意、婚庆产业、水上运动、购物餐饮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中心。

(17)国际港务区华南城商圈:打造集商业综合体、专业市场为一体的批发、零售商贸中心。

(18)国际港务区陆港自贸商圈:打造以进口品牌商品展示交易及电子商务为特色的商业中心。

(19)雁塔区雁环路商圈:建成西安城南集商贸服务、文化创意、科技金融、健康体育等多种业态同步发展的都市生活新商圈。

(20)未央区北客站商圈:打造成集商住、总部、金融、购物、餐饮、酒店为一体的城北商务中心。

(21)临潼区兵马俑商圈:以满足本地消费和国内外游客为目标,建成集旅游购物、休闲消费、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商圈。

(22)临潼区华清城商圈:以满足本地消费和国内外游客为目标,建成集旅游购物、休闲消费、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特色商圈。

(23)远郊区县主城区商圈:包括阎良区、高陵区、鄠邑区、蓝田县、周至县、泾河新城等6个商圈,以商圈建设为载体,以新建改扩建商业综合体和商业街为抓手,引进大型品牌商业地产和品牌商业,以满足本地消费为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精品商圈。

4.发展一批社区便民商圈。以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以“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到达便利店,10分钟到达超市、餐饮店,驱车15分钟可到达购物中心”为总体目标,坚持城市扩展和发展社区便民商圈统筹协调、同步推进。科学规划社区便民商圈,优化商业结构和布局,完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设施和网络。在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基础上,努力发展新型业态,逐渐形成多业态发展趋势,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生活水平。

(三)发展智慧商圈。

1.打造智慧商圈、创新商业模式。探索推行互联网时代商业运营新模式,融入新技术、新理念,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在商圈内可探索启动无线WIFI全覆盖、消费者行为研究、大数据分析等项目,实现商圈数据获取智慧化、商圈消费智慧化、交通引导智慧化、物流配送智慧化、公共服务智慧化等。推动传统商圈向科技时尚、信息互通、服务智能、安全规范的智慧商圈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商圈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2.引导商贸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实体零售商场、商家为依托,整合商家、商品和服务资源,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打造统一的商圈电子商务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积极发展商品和服务全景展示、网订店取、移动支付、智能配送、实时评价、先行赔付等新型商业模式,为传统实体商家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网上购物与实体店体验相结合的消费新模式,实现商圈线下实体商业与线上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增强商圈消费吸引力。

(四)推进消费模式创新。

1.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布局共享经济、无人商店等新业态,培植互联网餐饮、智慧家居、品质家政等新热点,适应消费多元化、信息化和个性化等新趋势,培育养老消费、文化消费、健康消费、体育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文化消费、健康消费、共享消费、安全消费、生态消费、服务消费、旅游休闲消费等新消费领域。

2.扩大生活性服务消费。以大众化为方向,开拓智慧服务、体验服务、定制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跨境服务、文化服务、旅游休闲服务、餐饮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养老服务、教育服务、体育服务、居民和家庭服务等领域,促进居民生活服务消费。

(五)大力推进特色商业街区创建。

1.推动街区商旅文产业融合发展。在商业街区建设方面,促进商业繁荣地、旅游目的地、文化展示地的“商旅文”产业融合,加强传统文化、市井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商业文化保护传承,展示西安古城特色,激活传统商业街区活力。发展购物旅游,加大旅游商业街、美食街建设,提供金融、物流等便利服务。

2.积极创建国家、省、市级特色商业街。有序推进国家、省、市特色商业街的申报。借鉴老城根、西大街、东大街、书院门步行街等获评特色街区的经验,积极参与全国优秀商业街区建设管理经验交流活动,力争三年时间创建10条以上的市级特色商业街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市商业街发展。

(六)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

在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领域,实施名品(时尚品牌)、名店(时尚专卖店、体验店、百货店、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名街(特色商业街区)工程,打造1个国际级商圈,10—15条具有地域风情特色的著名街区,全面提升消费服务的国际化标准,营造舒适文明的国际消费环境。以“名、优、特”为发展重点,扩大西安美食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用足用好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拓展国际消费新空间。强力推进商旅文融合发展,做大做强国际旅游消费产业。

(七)加大高端商业项目招商力度。

以国际化为标准,以品牌化为目标,开展招商活动。以时尚化为导向,加强商业项目的整体包装、宣传、推介,选名店、引名企。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吸引星巴克、米其林餐厅等国际知名公司和商业名牌企业进驻,汇聚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名企、名店、名品,不断提升西安商贸业国际化水平。

(八)积极改善营商环境。

推进探索建立现代流通规划和标准体系、加快建设流通信用体系、改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商务综合执法体制等。推进我市商贸流通地方立法步伐,加强流通领域法制化建设。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商务部门权责清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试点。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开展专项行动,强力整治企业和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打造更加优越的区域发展软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西安市商圈建设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商圈规划建设的指导、协调、考核及日常联系工作。组长由主管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商务局局长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市考核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旅发委、市统计局、市城管局、市规划局、市建委、市文广新局、市轨道办、西安城投集团和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商圈办),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负责商圈建设日常工作,由市商务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应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加强对商圈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二)加强政策支持。

各区县、开发区及各金融机构要大力支持商圈建设,在土地、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由市商务局负责,将商圈建设纳入西安市现代服务业专项资金支持范围,鼓励大型商业综合体和商品交易市场向城市新区布局和转移,对商圈建设中涉及在新区设立大型商贸流通设施、特色街区项目及商圈内引进高端品牌项目分别给予一定资金扶持。

(三)加强示范引领。

继续开展西安市示范特色商业街区评定活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市级特色商业街申报国家级特色商业街,推动商业街建设。树立“互联网+”思维,引导O2O新型消费模式发展。发展多元化商业业态,完善商业服务功能,实现产业融合。同时,从街区建筑形态调整、建筑小品与城市形象匹配、街区景观工程建设、市政设施改造、旅游线路联动设计、业态发展引导、整体营销宣传策略制定、整体电子商务运营以及品牌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对现有商圈进行全方位提升改造,把创建示范特色商业街区作为商业街建设的重要内容,努力在大西安建设中,培育和打造一批与之相适应的精品特色商业街区。

(四)加强商圈考核。

市商圈办具体组织实施全市商圈建设考核工作,制定考核办法,综合考核商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高端品牌引进情况、商圈环境建设情况等;负责建立月点评制度,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并将商圈建设工作纳入区县、开发区年终目标考核,促进商圈建设有序推进。各区县、开发区要组建商圈建设管理专门机构,具体负责商圈的规划、建设、招商、考核、管理等日常工作,制定商圈发展规划及发展措施,实施项目责任制。

(五)加强宣传推广。

各区县、开发区要加强对商圈整体策划包装,发挥媒体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商家、品牌入驻,在激活扩大本地消费的同时,吸引集聚外来消费,促进商圈持续繁荣。

附件:西安市商圈建设主要任务一览

附件

西安市商圈建设主要任务一览表